欧宝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Contact Us

欧宝

联系:王经理

电话:181-1888-8866

传真:0515-85435028

邮箱:615187665@qq.com

地址:东台安乐桥西(集装箱生产基地)

          东台碧城钢材市场(彩钢仓储)

欧宝

苏州震泽镇:千年丝韵织就的江南明珠

发布时间:2025-09-07 18:52:37  来源:欧宝
详细介绍:

  “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尚书・禹贡》中这句记载,不仅描述了大禹治水的功绩,也为我们揭示了震泽之名的由来——太湖的古称。这座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西南部的小镇,因与太湖同名而备受瞩目,被誉为“吴头越尾”之地,拥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从新石器时代的蚕桑火种,到明清时期的“经络蚕丝一万家”;从唐开埠时的水乡初兴,到如今跻身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镇的蓬勃活力,震泽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锋芒。它既是“蚕丝之乡”的文化符号,更是传统产业与新兴科技共生共荣的江南样板,在时光流转中续写着“千年古镇焕新颜”的动人篇章。

  远古时期,震泽地区曾是泻湖浅湾,经历了“始为洪流,继为泽薮,卒为阡陌”的沧海桑田变迁。泥沙淤积,陆地渐成,先民们在此开垦定居,形成村落。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湖州刺史张景遵在此设震泽馆,震泽之名始见于史志。宋绍兴初年(1131年)设巡检司,震泽始为镇,宋、元、明、清均为震泽巡检司驻地。清乾隆《震泽县志》描述其时震泽市况为“栋宇鳞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唐开埠,南宋设镇,历经千年,震泽“一河两路”的水乡格局至今保存完整,河道纵横,桥梁众多,建筑古朴,展现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前镇内现存古建筑3.5万平方米,共有各类文保文控单位65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师俭堂、慈云塔,省级文保单位致德堂、王锡阐墓、香花桥,市级文保单位禹迹桥、思范桥等,共同构成了震泽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

  师俭堂位于宝塔街西段,坐北朝南,三面临水,南濒荻塘市河,西傍斜桥河,北枕藕河,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大宅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占地2500余平方米的古建筑,面阔五间,六进穿堂式高墙深宅,共有大小房屋147间,集河埠、行栈、商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于一体,是江南水乡建筑的杰出代表。

  慈云禅寺原名广济寺,始建于宋度宗赵禥咸淳年间(1265-1274年)。慈云寺塔相传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已有1750多年历史,是一座砖身木檐楼阁式的塔,总高38.44米,塔的外观为六面五层,由回廊、塔壁、塔心组成。这座古塔是震泽古镇内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之一,也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文昌阁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里人徐学健等人重修,成为震泽新景。文昌阁两进,前为山门,宽三楹。后为阁,高三层,单檐歇山顶,四周皆窗,琼阁连通,文昌帝君神像供奉于阁上。

  宝塔街是震泽古镇的主要街道,旧名东大街,位于荻塘河之北。街与河并行,东起禹迹桥,西至斜桥,全长368米。街面不宽,中段尤窄。2015年11月,宝塔街跻身“中国特色商业街”行列,由宝塔街、南横街两条街道组成,总长908米。

  震泽的蚕桑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开启了一段延续千年的绮丽篇章。

  唐宋时期,震泽的蚕桑业已相当发达,“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尽趁晴明修网架,每和烟雨棹缫车”等诗句,生动描绘了当时震泽蚕桑生产的繁忙景象。明代,随着东南沿海商业的蓬勃兴起,震泽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精湛的蚕丝工艺,成为重要的湖丝产区。

  震泽湖丝以其“飘逸柔和、细圆匀紧、白净柔韧”的卓越品质而闻名,明清以来,江南三织造署凡贡品绸缎所需之原料丝,多仰仗于这珍贵的湖丝。清代诗人《荻塘棹歌》中的“经络蚕丝一万家”,恰如其分地勾勒出震泽水乡古镇丝行林立、丝业繁忙的昌盛景象。

  清光绪六年(1880),震泽古镇出口的辑里丝高达五千四百余担,其产量占据全国总量的十五分之一,这一辉煌成就,让震泽当之无愧地戴上了“蚕丝之乡”的桂冠。当时的震泽,镇上有20多家丝行(全盛时达47家),还有7所蚕种公卖处、14家茧行、4所桑叶行,震泽丝市的繁荣景象,名噪中外。

  20世纪初,震泽丝业界前辈施省之等有识之士牵头在丝业公会募集股金,创办震纶丝厂,后更名为震丰缫丝厂,开中国近代机械制丝之先河。1923年,震泽丝业公学成立,成为培养蚕丝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也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曾是早期党员在吴江活动的重要据点。

  “中国丝绸之母”费达生曾在震泽頔塘河岸革新震丰缫丝厂,推动了中国近代蚕丝业的发展。她的努力为震泽蚕丝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在现代工业浪潮中保持竞争力。

  如今,震泽的蚕桑文化依然蓬勃发展。震泽镇拥有苏州市范围内最大面积的5300余亩桑田,以及众多与蚕桑相关的文化设施和活动。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震泽丝绸产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被誉为“新国货丝绸第一股”,于北交所成功上市,成为震泽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太湖雪蚕桑文化园集工业旅游、农业示范、蚕桑科研、文化休闲及科普展示于一体,成为展示震泽蚕桑文化的重要窗口。

  2025年,震泽镇以蚕桑为主导产业建设的农业产业强镇项目顺利通过国家评估,标志着震泽蚕桑产业的发展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震泽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史上震泽出过进士15名,举人33名,为当地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末清初著名天文学家王锡阐(1628-1682),字寅旭,号晓庵,震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他精于天文历法,著有《晓庵新法》《五星行度解》等天文学著作,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代著名学者(1688-1752),字冠云,号果堂,震泽人,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他学识渊博,著述颇丰,代表作有《周官禄田考》《仪礼小疏》《果堂集》等。

  “两弹一星”元勋杨嘉墀(1919-2006),出生于震泽,是中国航天科学技术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的空间技术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荣誉。杨嘉墀故居在震泽镇内,如今已修缮一新,成为科技研学的热门打卡点。

  此外,震泽还涌现出了微电子专家施敏院士、“地热大家”汪集旸院士等杰出人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震泽的文化渊源不仅体现在历史名人上,还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传统工艺中。蚕花节是震泽著名的民俗活动,每年节庆期间,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商品交易活动热闹非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

  震泽的传统工艺也极为丰富,其中以丝绵制作技艺最为著名,已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震泽的传统美食如定胜糕、黑豆干、熏豆茶、待帝茶等,也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被称为“震泽四宝”。2025年6月,“震泽四宝”正式打包发布,这四样承载着乡土记忆的传统美食,成为游客可带走的“震泽味道”。

  近年来,震泽镇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举办了蚕花节、龙舟赛、村超、足球夜市、露天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震泽镇经济发展迅速,总实力明显提升。2024年,震泽镇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镇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1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63.26亿元,同比增长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34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工业投资22.14亿元,同比增长11.3%,服务业投资10.91亿元,同比增长7.2%。

  在2025年发布的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中,震泽镇排名跃升至第91位,并蝉联“中国高水平发展优秀乡镇”殊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与韧性。

  震泽镇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传统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并举,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当地产业门类丰富,工业公司数超1000家,其中上市企业2家,形成了以光电线缆、高端装备、丝绸纺织、新能源新材料、建筑建材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同时,震泽也有不少“小而美”的特色产业:蚕丝被年销量400万条,占全国的30%;彩钢板行业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开票突破10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阿拉伯头巾行业出口量占全国的70%。

  彩钢板产业是震泽镇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这一产业实现了从“低小散”到“高精尖”的转变。震泽镇创新实施“圆桌问计”工作法,引导全镇300余家彩钢板企业走上“共享生产、控制污染、技术提升”的转型之路。经3年培育,行业用地缩减40%,产值从20亿元提升至1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近年,震泽彩钢板在卡塔尔世界杯、杭州亚运会等重点项目中都有应用,展现了其卓越的品质和广泛的影响力。

  阿拉伯头巾产业是震泽镇的另一特色产业,被誉为“中国阿拉伯头巾之乡”,拥有30余家头巾生产企业。2025年6月12日,位于震泽镇的亚西玛高端阿拉伯头巾服饰智造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建成后可年产阿拉伯头巾400万条,服装服饰88万件,预计实现年产值2亿元,年纳税1000万元。

  光电线缆产业是震泽镇的支柱产业之一,通鼎集团作为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连续8年上榜“中国企业500强”并实现进位。通鼎集团在光电线缆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震泽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端装备制造业则是震泽镇重点发展的新兴起的产业,拥有孚杰集团、曼特智能制造等一批优质企业。孚杰集团入库江苏省科技公司上市培育计划,其对标“黑灯工厂”建成的深海采油树柔性生产线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曼特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3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工业机器人1000套、智能装备200套。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震泽镇的另一重点发展趋势。捷力新能源专注锂电池隔膜生产,持续突破技术与产品极限,生产的隔膜厚度从起初的12微米,跨越到了现在行业领先的3微米,仅为人类头发丝的1/30,且极大的提升了性能,让电池的续航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目前,企业慢慢的变成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能源巨头的指定供应商,稳居消费类锂电池隔膜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震泽镇格外的重视科学技术创新,将其作为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25年,震泽镇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累计30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

  2025年3月18日,苏州大学-阿利斯数智时尚协同创新中心签约及授牌仪式在震泽镇举行。该中心是由苏州大学与阿利斯教育装备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依托苏州大学在高端纺织、智能制造及时尚品牌领域的学科优势,结合吴江地区产业资源与政策支持,聚焦功能性纤维及服饰研发、服装品牌升级、产品线优化、企业IP建设以及供应链数智化转型等核心方向,深度推进产学研合作。

欧宝

联系:王经理

电话:181-1888-8866

传真:0515-85435028

邮箱:615187665@qq.com

地址:东台市安乐桥西(集装箱生产基地)

          东台碧城钢材市场(彩钢仓储)